教师自组织是一个地区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通过已成长起来的地方科学骨干教师,在教育局教研室带领下,将其多年培训所得科学教育理念和经验传递给区域内更多科学教师,让更广范围内的乡村孩子受益是桂馨营造县域科学教育生态的长期目标。
桂馨基金会从2020年起,尝试系统性地持续关注教师自组织的成长发展,并通过小型资助性项目支持教师自组织开展相关教育探索和实践。截至2022年底,桂馨科学课公益项目已覆盖8省42个县,其中,在核心项目县域成立桂馨科学教育工作室15个。这一年,我们累计支持工作室举办面向区域师生的教学教研活动63场,受益师生约21,561人次,这些活动也极大助推了项目县域科学氛围的营造。
2023年1月7日,2022年度桂馨科学教育工作室总结分享会在线举行。基金会组织各县域科学教育工作室通过线上方式,分享2022年度工作开展经验和亮点,并交流共创,共同成长。各地工作室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代表、桂馨基金会工作人员近70人上线参会。
分享会开始后,桂馨基金会项目总监焦怡然首先对2022年度桂馨科学教育工作室整体工作情况进行了回顾。
2022年,不少工作室都有新成员加入;株洲、湟中、谷城等地骨干教师今年也率先走出去,成为培训师。
在首届桂馨科学教育支持计划中,4个工作室提交的成果入围终审。
远安、南漳等地工作室申请了99公益日“一起捐村小科普包”项目,进一步关注儿童课外科学教育拓展。
荷塘、绵竹、贞丰精彩的夏令营活动,引发了当地师生的科学学习热潮。
湟中、绵竹两地在“小红花梦想·光谱行动计划”项目中尝试大范围组织学生参与为期一年的航天主题科普活动,为组织长周期的学生活动积累经验。
15个科学教育工作室,有的走得快一点,有的走得慢一点,但只要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相信一定都能收获不一样的体会和风景。
接着,各个工作室代表逐一发言,分享了各自工作室2022年度开展的活动、经历的变化和思考,以及新一年工作室的工作方向。
内容摘要:2022年度,枣阳工作室开展的活动有:1次齐读精品图书、5次定课研究教研活动、6场专题研究活动和4次实地观摩活动。在进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科学课的特点:一群富有责任心、饱含爱心、充满童心的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有意义、有意思的活动。
内容摘要:事在人为,事由人做,我们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是一个发光体。经过2022年一整年的活动,工作室老师的专业素养得以全面提升,老师的个性专长得以发展,每位老师的科学课堂都有不同的“科学味”。2023年,工作室工作变化包括两个方面:向内生长——成己,向外辐射——达人。
内容摘要:贞丰科学教育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8月,现如今也是一个年轻的正在成长的工作室。成立之初,工作室成员仅11人,经过两年的科学课考评改革,2022年,工作室成员已实现县内各乡镇全覆盖。
内容摘要:今后,工作室会团结一心,借助基金会的力量扎实开展更多的科学教学培训活动,培育更多的科学老师,同时,也会积极参与各类支持项目,促进县域内科学教育稳步向前发展。
内容摘要:2022年年初,桂馨·南漳县科学教育工作室成立。本年度工作室共举行了4场活动,2023年我们将继续开展定课研究活动,打磨精品课。同时,开展一些送教下乡等活动,充分发挥工作室示范、指导、辐射、引领作用。
内容摘要:2022年是工作室成立的第一年,本年度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经过多次磨课演练推出的课例在株洲市优质课竞赛中成功获奖。同时,我们工作室参与了馨公益挑战。
内容摘要:2022年,桂馨·绵竹科学教育工作室举行了新教材培训、赛课、校本读物研发等教研活动,成功举办了科学自主夏令营,组织全市学校参与“小红花梦想·光谱行动”航天科普项目等。我想用这一句话与伙伴们共勉:最慢的步伐不是硅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内容摘要:2022年3月,桂馨·长阳科学教育工作室成立。成立之初,老师们的积极性就非常高,目前工作室成员有15名。工作室每一次的活动都经过成员共同设想、讨论确定,这些都凝聚了团队的智慧。因为地理原因,工作室活动诞生了“白加黑相结合”的特殊模式。但是,每一场活动都按目标顺利开展,老师们的科学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内容摘要:2022年,工作室开展活动方向主要为打磨课堂,交流学习和服务学生。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大家迅速调整活动设计,将线下的教研活动调整到线上。新的一年,工作室计划开展“茶香风采杯”科学学科总决赛、芙蓉学校科技节、株洲市科学赛课活动、团建活动等。
内容摘要:2022年,荷塘科学人在教育教学教研的道路上,走的坚定、踏实,一路凯歌,满树繁华:系列科学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常态集体教研活动从未间断;专而精准的竞赛让每位科学老师的成长真实发生。
内容摘要:2022年,远安工作室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引领、带动作用,开展了阅读分享会、科学课堂教学比武、送教下乡等活动。新的一年,工作室计划邀请省市专家来我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将骨干教师送往省外参加能力提升培训。
内容摘要:2022年,工作室新加入6位成员。通过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凝聚了工作室团队合力,提升了老师们自身的科学教学素养。我们都坚信这样一个观念:所有成员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看到现实不能做的时就不做,更不想做;而应该是利用现实,从实际开始做,直至做成功。
内容摘要:2022年,工作室围绕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聚焦四项任务,持续推进,举行了如骨干团队的研修、全体教师队伍的送教培训、专题定题的研究等多项活动。新的一年,工作室会侧重服务学校发展和服务学生成长。
通过各地桂馨科学教育工作室老师代表的分享,我们看到,2022年,老师们面对艰难处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科学教育的热情和努力做事情的行动力。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桂馨基金会在2023年对科学教育工作室的工作有哪些新的计划和支持呢?桂馨科学课项目部经理陈维为老师们进行了分享。
2023年,基金会将结合桂馨科学教育工作室的发展情况,设计了9个项目共各工作室选择参与,包括科学工具箱开放申请、馨公益挑战、与科学家共读一本书等。此外,2023年,基金会也将对科学教育工作室整年活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本次总结分享会最后,由桂馨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樊英做总结致辞。
“过去这一年真的非常不容易,但是我们非常惊喜地看到15个工作室的老师们仍然顺利地举行了63场活动。
在认真听老师们分享的过程中,我脑海中浮现了很多年前的记忆,“纸团做的行星科学课道具”、“板房教室的科学培训”……在桂馨科学课项目如今42个县域里,科学课从不被看见到被看见再到被重视,这些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努力。
同时,我们也非常感谢14年来一路陪伴我们、支持我们、带领我们成长的章鼎儿老师。2023年乃至未来十年,我们团结一心,认真做事,肯定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们相信,事虽难做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将至。桂馨基金会始终是所有老师的同行者和陪伴者。2023年,我们将与各地老师继续携手,从馨出发,为让更多孩子拥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而努力!